他曾切身感受到班主任和身边老师的帮助,对自己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爱出者爱返,他就是每次班会带着学生喊“做更好的自己”口号,愿与学生平等相待、共同提升的追梦人。

信念坚定、爱岗敬业
张艳波老师,一位以学生为中心的坚定教育者,深耕化工实验室19载,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铭记“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使命,致力于全方位育人。他不仅在《精细化工综合实验》、《有机合成综合实验》等7门实验课程中展现出高效的教辅能力,还与众多学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实验室安全方面,张老师自2011年起义务承担“实验室安全与防护”培训工作,累计培训超过1万人次,并于2013年主持编订《实验室安全手册》。他的努力确保了所在实验室和学院学生未发生任何实验意外,推动了实验室安全文化的形成。
张老师还积极参与实验教学研究,主编、副主编出版了《化学实验室安全与防护》等4部教材。因其丰富的安全管理和实践经验,成为我校首批推选的湖北省实验室安全工作“入库专家”。
原化工系主任余宪虎教授这样说:张艳波耐心细致,是我的好搭档,是学生的好老师。
化工10级李刚这样说:与张老师交流轻松、随意,倍感亲切,是我亦师亦友的好学长。
勇挑重担,坚守传统
在当初科研场地紧张,实验条件有限的背景下,科研试验与教学实验共用实验室成为了常态。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压力巨大,但他却毅然决然地挑起了这份重任。2011年,他担任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开始了他长达十三年的实验室安全守护之旅。他始终牢记上一任实验室主任胡仁志老师的叮嘱:“安全第一,下班前,再巡一遍实验室。”这句话,不仅是他工作的座右铭,更是他内心深处对实验室安全的敬畏和执着。 十四年来,他始终坚持“下班前,再巡一遍实验室”的习惯。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总是坚守在岗位上,用心守护着实验室的每一寸土地。在他的努力下,化工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形成了“和谐团结”、“风清气正”、“互帮互助”、“敢作敢为”的优良传统。 如今,学院实验室已经增加至9000平方米以上,大部分实验室都留下了他辛勤付出的足迹。尤其是2023年6号楼北楼实验室EPC改造项目,涉及化工学院约5000平方米的实验室改造。面对施工工期短、教学任务重、本科教学评估节点、实验竞赛承办等多重压力,他带领团队连续奋战三个多月,确保了实验教学等工作的顺利开展。他深知,每一次改造都是对实验室条件的提升和对学生们未来发展的负责。因此,他总是尽心尽力、精益求精地完成每一项任务。
乐于奉献、成效显著
作为我校首批选派参加“湖北省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骨干老师之一,在为期三个月的活动中,他深入农村、走村串户、促膝交谈、做好民情日志等工作。他用真心真情联络了感情、宣传了政策,达到了“全覆盖、连感情”、“办实事、促发展”的预期目标,受到了当地村民和干部的一致好评。
在实验室规划与建设方面,他协助分管领导开展纺织印染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的规划与日程管理工作,于2013年中心成功获批国家级,实现我校国家级教学平台零的突破。同时,他还协助执行了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纺织印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化工过程工程实训中心”项目,显著改善了实验与实践教学条件。2015年2月-2018年9月期间,他兼任化工学院学科与平台秘书,协助院领导管理运行“生物质纤维与生态染整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2016年度、2017年度连续两年度被湖北省科技厅评为“优秀”重点实验室,同时协助学院学科建设工作。他勤勉踏实、勇于担当,获得学院同仁的广泛认可。
2020年疫情初年,在防护物资相对缺乏的严峻形势下,作为回乡党员,积极担任村志愿者,负责定点超市“采购生活物资、劝阻聚集”等工作。返汉后,主动参与核酸检测、党员下沉等志愿服务工作,得到了父老乡亲、镇政府、学校的肯定和表彰。
产教融合、竞赛育人
张艳波老师完成省科技厅揭榜项目1项、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校企合作项目多项。他负责硕士研究生工作站1个,本硕学生培养成果显著,指导的学生获国家奖学金2人次、特等奖学金2人次、桑麻奖学金1人次;校优秀研究生荣誉1人次;校优秀研究生干部荣誉1人次;纺大“榜样人物”荣誉称号2人次。
作为第一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获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主体赛全国金奖1项,获2024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银奖奖1项、2023年武汉市创业十佳大赛暨“创客中国”武汉市决赛三等奖、2023年iCAN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一等奖、2022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竞赛国赛一等奖。
指导研究生3人、本科生25人,其中研究生2人高质量就业、1人考取西北工业大学继续深造、2人入党。在师生共同奋的进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阶梯有序、自信担当的学科竞赛团队。
他始终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美好纺大”建设奠定安全发展环境,也将一如既往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