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旧版入口
  • 首页
  • 学院概况
    1. 学院简介
    2. 机构设置
    3. 学院领导
    4. 规章制度
    5. ENGLISH
    6. 学院宣传片
  • 师资队伍
    1. 教授
    2. 副教授
    3. 讲师
  • 本科生教育
    1. 专业设置
    2. 培养方案
    3. 课程建设
    4. 教学改革
  • 研究生教育
    1. 学位点
    2. 培养方案
    3. 留学生工作
  • 党群工作
    1. 党建工作
    2. 工会工作
    3. 党群风采
  • 招生就业
    1. 本科生招生
    2. 研究生招生
    3. 就业工作
  • 校友天地
    1. 校友动态
    2. 校友风采
    3. 时光剪影
    4. 联系我们
  • 首页
    • 返回
    • 学院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术交流
    • 教学与科研
    • 学术动态
    • 科研团队
    • 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
  • 学院概况
    • 返回
    • 学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学院领导
    • 规章制度
    • ENGLISH
    • 学院宣传片
  • 师资队伍
    • 返回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本科生教育
    • 返回
    • 专业设置
      • 返回
      • 国家一流专业
      • 省一流专业
      • 工程认证专业
      • “新工科”重点建设专业
    • 培养方案
    • 课程建设
    • 教学改革
  • 研究生教育
    • 返回
    • 学位点
      • 返回
      • 化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培养方案
    • 留学生工作
  • 党群工作
    • 返回
    • 党建工作
    • 工会工作
    • 党群风采
  • 招生就业
    • 返回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工作
  • 校友天地
    • 返回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时光剪影
    • 联系我们

首页

  • 学院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术交流
  • 教学与科研
  • 学术动态
  • 科研团队
  • 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

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化学与化工学院张健华博士在《ACS Nano》上发表研究成果

  作者:张健华      发布时间:2024-10-25       点击量:

近日,我校化学与化工学院张健华博士与刘丽君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牟方志研究员合作在《ACS Nano》上发表题为“Generalized and Scalable Synthesis of Manganese Dioxide-Based Tubular Micromotors for Heavy Metal Ion Removal”的高水平论文(https://doi.org/10.1021/acsnano.4c11716)。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为第一通讯单位。

胶体微纳米马达可以通过表面反应或外部刺激(光、电、磁、超声等)获取能量来实现运动并执行任务。其中,化学驱动的微纳米马达因其自主性和智能行为在生物医学和环境修复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气泡驱动的微纳米马达具有超高的运动速度(可达每秒数百微米),可以增强其与废水的接触几率和物质交换能力。管状微纳米马达具有空腔结构,有利于气泡的成核、生长和喷射。这些结构还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在环境应用中提升它们在化学降解以及物理和化学吸附方面的速度和效率。目前,为了制备微纳米管,已经开发了多种途径,如卷曲法、模板辅助法、自组装法和物理气相沉积法。然而,这些方法存在成本高且难以大批量制备的问题。

该团队基于静电纺丝,提出了一种低成本、大批量制备MnO2基复合管状微米马达(MnO2-TMs)的普适性方法,并实现了高效的重金属离子去除。源于基质材料的固有柔韧性,此方法可获得多种不同形态的MnO2-TMs。随着形态的变化,基于气泡驱动的MnO2-TMs表现出多模式的运动行为,包括直线型、圆周型、螺旋型甚至随机摆动型。为了阐明形态与运动的内在关系,作者系统地模拟了MnO2-TMs周围的流体动力学。通过引入Fe3O4纳米颗粒,能够实现对MnO2-TMs的磁操控,进行定向导航和高效回收。得益于这些特性,MnO2-TMs在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方面表现出卓越的性能。值得注意的是,其磁性属性能够促进微马达的快速分离和回收,吸附的离子也可通过调节pH值轻松回收。

图1. 基于静电纺丝制备MnO2-TMs的示意图。

图2.形貌调控的多模态运动行为分析。

图3.重金属离子去除和回收实验研究。

作者简介:张健华博士于2022年7月加入化学与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主要从事功能微纳米材料合成、运动机理和群体行为相关的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CS Nano、Trends Chem.、Research、J. Colloid Interface Sci.、ACS Appl. Mater. & Interfaces等杂志发表13篇论文。

上一篇:Advances in microwave technology of Prof. Jun Wan in WTU

下一篇:【学术聚焦】化工学院万骏团队在《Susmat》上发表微波合成多孔二维非层状碳化物的最新成果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化学与化工学院    
邮编:430200  电话:027-59367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