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旧版入口
  • 首页
  • 学院概况
    1. 学院简介
    2. 机构设置
    3. 学院领导
    4. 规章制度
    5. ENGLISH
    6. 学院宣传片
  • 师资队伍
    1. 教授
    2. 副教授
    3. 讲师
  • 本科生教育
    1. 专业设置
    2. 培养方案
    3. 课程建设
    4. 教学改革
  • 研究生教育
    1. 学位点
    2. 培养方案
    3. 留学生工作
  • 党群工作
    1. 党建工作
    2. 工会工作
    3. 党群风采
  • 招生就业
    1. 本科生招生
    2. 研究生招生
    3. 就业工作
  • 校友天地
    1. 校友动态
    2. 校友风采
    3. 时光剪影
    4. 联系我们
  • 首页
    • 返回
    • 学院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术交流
    • 教学与科研
    • 学术动态
    • 科研团队
    • 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
  • 学院概况
    • 返回
    • 学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学院领导
    • 规章制度
    • ENGLISH
    • 学院宣传片
  • 师资队伍
    • 返回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本科生教育
    • 返回
    • 专业设置
      • 返回
      • 国家一流专业
      • 省一流专业
      • 工程认证专业
      • “新工科”重点建设专业
    • 培养方案
    • 课程建设
    • 教学改革
  • 研究生教育
    • 返回
    • 学位点
      • 返回
      • 化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培养方案
    • 留学生工作
  • 党群工作
    • 返回
    • 党建工作
    • 工会工作
    • 党群风采
  • 招生就业
    • 返回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就业工作
  • 校友天地
    • 返回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时光剪影
    • 联系我们

首页

  • 学院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术交流
  • 教学与科研
  • 学术动态
  • 科研团队
  • 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

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化工学院万骏作科研经验交流分享报告

  作者:万骏      发布时间:2025-11-14       点击量:

2025年11月13日下午,化学与化工学院在全院大会中组织了科研论文经验交流分享会。此次会议邀请了学院万骏老师进行了专题报告,旨在通过优秀科研骨干的经验分享,进一步提升学院师生的科研水平与学术论文能力。

万骏老师在近三年(2023—2025)以第一及通讯作者身份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3篇,科研成果显著,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在报告中,万老师以“科研论文的关键在于人”为主题,从“学生是潜力、师兄是楷模、导师是后盾”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享。

在“学生是潜力”部分,万老师结合多年的科研指导经验,提出了系统化培养思路:研一阶段注重统一培养,帮助学生规划科研方向;研二阶段实行个性化分流,因材施教;研三阶段则注重放手实践,鼓励学生自主规划未来。该体系促使团队论文产出稳定提升,科研自主能力显著增强。他强调,科研培养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与自我驱动的能力。

在“师兄是楷模”部分,万老师分享了团队内部的传承机制。他通过“责任前移”的模式,让研二学生承担团队管理工作,从而锻炼领导与协作能力。同时,以优秀师兄师姐的成长案例作为榜样激励,使新生直观感受到成长速度和科研氛围,形成积极竞争与互助共进的团队文化。这种传承式管理带来了可见成效,每一届均涌现出多名进入985及海外知名高校深造的典型案例,形成“人人有榜样、人人能成长”的积极科研氛围,大大提高了团队运行效率与科研成果稳定性。

在“导师是后盾”部分,万老师重点介绍了导师在科研战略规划、资源争取和危机应对中的作用。三年来成功帮助多名学生获得外校推免名额、985院校博士录取机会。他强调导师应主动为学生创造发展机会,从课题规划、论文投稿到升学就业,提供全方位支持与保障,真正成为学生科研道路上的坚实后盾。

整场报告内容丰富、案例生动、逻辑清晰,既展现了科研团队建设的经验,又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科研指导思路。本次经验交流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强化了学院的科研文化建设,营造了积极向上、合作共进的学术氛围,为学院科研水平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一篇:我校材料科学和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

下一篇:筑牢安全防线 守护师生平安——化工学院召开2025年“11·9”消防安全宣传月活动动员会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化学与化工学院    
邮编:430200  电话:027-59367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