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化学二十载 匠心育才谱新篇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指示,9月7日下午,化工学院在崇礼楼220教室举办“化人话语”第八讲分享会。学院党委书记杜勇主持会议,全体教职工参会。2025最美纺大人张艳波以《创新创业竞赛育人实践浅析》为题作专题分享。

以赛促创:点亮学生创新火种
在化学与化工学院的实验室里,总能看到一位身着白大褂、耐心指导学生实验的身影——这就是深耕化学领域20余年的张艳波老师。张老师以实验室为阵地,以创新创业竞赛为舞台,培养出一批兼具科研创新能力与社会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化学不仅是公式与反应,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钥匙。”这是张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团队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创建公司,凭借研究成果斩获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金奖。备赛期间,带领学生扎根实验室,从原料配比到工艺优化,从市场调研到商业计划书撰写,以“全程陪伴式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从学术研究到产业落地的思维跨越。
“张老师教会我们用化学家的眼光观察世界,用企业家的思维创造价值。”获奖团队学生负责人郝建设感慨道。
产教融合:搭建就业直通车
针对化学专业就业特点,张老师创新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应用”全链条培养模式,牵头与公司合作建立研究生工作站,通过“双导师制”让学生提前接触生产一线。“张老师常说,化学工程师要‘顶天立地’——既要攀登科研高峰,更要脚踏实地服务产业。”现就职于开滦化工集团的王权这样表示,该生在校期间跟随张老师参加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让该生在求职中脱颖而出。
亦师亦友: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在学生们眼中,张艳波既是严师也是益友。坚持举办“化学人生”茶话会,用自己高校教师兼企业技术员的奋斗经历激励学生;“张老师教会我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面对挫折的勇气。”曾因实验失败陷入迷茫的徐凯说,在导师鼓励下,该生最终顺利毕业并拿到上市公司的offer。张老师感慨“看到学生们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就是他最大的幸福。”面对荣誉,始终保持谦逊,“教育需要久久为功,我将继续做学生创新梦想的摆渡人,为行业培养更多‘化学+X’复合型人才。”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校园到职场,张老师用二十余载春秋书写着化学教育工作者的答卷。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高校教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践智慧,更感受到了“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教育真谛。这或许就是立德树人最好的注脚——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照亮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此次分享会极大激发了我院教师团队的创新热情,参会教师一致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为我院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提供了重要指引,为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