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old
化工学院开展“传承红安精神,弘扬非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之二——守护、传承、弘扬“红安大布”传统技艺
信息分类:学工动态  发布日期:2021-07-22 23:31:52   点击率:
 

  在“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有一首民谣,民谣中"最后一碗饭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缝军装"描述了红安人民倾其所有支援红军,用红安大布为红军将士制作军服、被单,展现了在革命战争年代,红安人民男将在前方打仗、女将在后方织布送衣的动人情景。建国后,红安的将军们仍然喜欢使用家乡的粗棉大布制作床单、衣服。董必武、李先念、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仍然使用家乡的"红安大布"制作床单等生活用品。红安大布的名称便由此叫开。

  为了深入了解“红安大布”背后的红色故事,调研红安大布这种民间手工纯棉纺织制品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现状,7月10日,化工学院大学生“苦干精神”实践团的成员们到达红安县七里坪镇的长胜街,去拜访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安大布传承人、红安县民间工艺传承人“织女”黄珍兰。

  在红安大布传统纺织技艺传习所,实践队员们受到了黄珍兰的热情欢迎。她告诉实践队员们,纺线织布在当时的红安县是每一个女性都必须掌握的技能和继承的传统,她自己从16岁起跟着母亲学艺,至今已跟织布机打了40多年的交道。她不仅自己把手艺学精,还把手艺传给了自己的子女,并指导他们一起进行大布的传承和发扬工作,曾经在2019年7月参加了上海世界博览会展演。

  黄珍兰给实践队员们详细介绍了手织老粗布的织造工艺,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要经过大大小小72道工序,其中主要工序有轧花、弹花、纺线等15道程序,队员们无不感慨工艺的复杂性,惊叹之余更有了敬佩之情。黄珍兰手摇着纺锤,一边纺着线,一边给队员们做展示,并同时介绍红安大布的发展历史。在红安县,有着“无女不织布”“无女不绣花”的说法,红安大布是该县几千年来民间世代使用的一种手工产品,也是一种纯棉纺织珍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当地的织布技术与刺绣工艺分别入选湖北省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实践队员们在黄珍兰的讲述中,详细了解了红安大布的品质特性、工艺特色,重点了解了红安大布的历史渊源,以及红安当地为了传承抢救红安大布纺织技艺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努力,当得知红安大布被批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时,禁不住鼓起掌来。同时,实践队员们还针对手工制作纯棉纺织制品和机器织布之间的区别、手工织布的流行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提问,黄珍兰一一进行了解答。她表示,机器织布虽然很快,但是很死板。手工织布更加灵活,线的密集可控,花纹样式更丰富。而且红安大布内涵的是一种文化和革命精神,这种技术目前还能带动大家致富,更值得去保护与了解。她还告诉实践队员们,大布的技术独特,前往学习大布技术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做到传承下去的人太少,大布文化需要社会各方的支持,希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得到国家、社会特别是青年人更多的重视和喜爱。

  告别了红安大布传统纺织技艺传习所,实践队员们还走访了长胜街上其他的红安大布的经营店铺,和店铺老板调研销售情况。同时,还参观学习了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黄安县苏维埃经济公社、列宁市场殷街遗迹等一批遗迹,通过留存至今的红色印记,重温当年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

  告别了“织女”黄珍兰和长胜街,实践队员们颇有感触。红安大布作为将军县的非遗之花,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如果能让更多人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红安大布的制作工艺,将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这不仅仅是国家和政府的任务,也是青年大学生的责任。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化学与化工学院     邮编:430200  电话:027-81924375  027-59367336